普渡慈航,溯本尋源歸佛境 從普靈洞到般若精舍(上)
沙田早年以背山面水之怡人風光及濃厚鄉村氣息見稱,兼有九廣鐵路之便,地理環境比其他各處優勝,故一直吸引不少修行人在此修築精舍與靜室。位於排頭村的般若精舍,便是其中歷史較悠久者。這座與沙田港鐵站相對望的道場,最初是先天道道堂「普靈洞」,隨着創辦人宏賢法師捨道入佛,才有今天我們熟悉的般若精舍。
沙田早年以背山面水之怡人風光及濃厚鄉村氣息見稱,兼有九廣鐵路之便,地理環境比其他各處優勝,故一直吸引不少修行人在此修築精舍與靜室。位於排頭村的般若精舍,便是其中歷史較悠久者。這座與沙田港鐵站相對望的道場,最初是先天道道堂「普靈洞」,隨着創辦人宏賢法師捨道入佛,才有今天我們熟悉的般若精舍。
淨院近後山海會塔處設有關房,顧名思義,是作閉關修行之用。這個關房相當有名,不少高僧大德曾居於此,或短留,或長住。1941年,棲霞寺若舜老和尚攜律學院學僧松泉法師(即後來的法雨精舍創辦人)來港,據說後者戰時曾暫住關房避難。
1945年香港重光,社會百廢待興,慈航淨院智林法師有感鄉郊失學兒童問題嚴重,附近學校缺如,於1953年發起倡辦慈航義學。此舉得林竹影居士支持,並捐出位於車公廟路5號的土地。
《萬善同歸集》有云:「備波羅蜜之智楫,駕大般若之慈航。越三有之苦津,入普賢之願海;渡法界之飄溺,置涅槃之大城。」觀音菩薩發大慈悲願,倒駕慈航再來娑婆,度化有緣眾生。位於沙田大圍新田村的慈航淨院,以「慈航」二字為名稱。這所百年道場,先後開辦小學、中學、幼稚園,利益莘莘學子,其無私的奉獻精神,與觀音菩薩以大慈大悲平等之心救濟眾生,不盡吻合。
1978年元旦政府公佈授勳名單,慈祥法師因其在教育及眾多福利事務上的出色貢獻,獲頒大英帝國員佐勳章(M.B.E),是香港首位獲得此項榮譽的出家人。法師隨後接受《工商日報》訪問時表示,希望獲勳能引起社會人士的正視
日佔時期,慈祥法師依然駐守大光園,以種植農產維生。錦山附近村民因戰事影響,缺衣少食,生活陷入困境,幸得法師罄其積財,廣行布施,施粥贈衣,方能安然渡過。戰後香港光復,法師見到各處滿目瘡痍,百廢待興,大埔失學街童比比皆是,內心不忍。
首次來到清涼法苑的參訪者,經過牌樓往前走,通常會率先被右邊一座擁有綠色瓦頂、紅色拱門的建築物吸引注意力,這個名為「清山塾」的空間,現在由非牟利慈善教育機構生活書院營運,而這裏更曾經是清涼法苑轄下的「佛教見修幼稚園」。
對不少人來說,位於新界大埔錦山石鼓壟的大光園,相信有點陌生。這座隱藏在密林中的道場,不單單只是修行之所,它還是學校、育幼園、果園,更是無數學生與孤兒溫暖的家。若要了解大光園的歷史,便要先認識慈祥法師這位香港數一數二的傑出佛教女性。
1939年,見修法師、敏修法師及她們的弟子淨根、淨懿等整理業權,正式將樨香苑、清涼法苑和淨恩小築分拆開來。樨香苑、清涼法苑仍由見修法師主理;另一邊廂的淨恩小築,則由偉修、明修、敏修、穎修與聖堅法師等主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