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維1925年,距青山寺[1]全體建築正式落成開光,尚有不足一年。馮達庵為寺院撰寫了「青山禪院紀念碑」[2]:
地屬香港轄治晉杯渡大師曾建道場於此
嶺表舊村,英倫今屬,有青山焉。雲橫海湧,脫市井之囂塵。犬謐雞寧,謝干戈之擾攘。高山第一,退之石刻巍巍。紀歲疊千,杯渡道場歷歷。長歌相賞,非無深致之人。大道重光,容待發心之士。顯奇上人者,初現外道之身,晚稟天台之教。此方弘化,老而益堅。有眾皈依,久而彌庶。知福田之寶貴,咸懷種植之思。睹勝迹之荒涼,各奮捐輸之志。於是大興土木,廣獻資糧。或則崇煥山門,或則莊嚴佛殿,或則易崎而坦,或則因蔭而亭。傍峭結樓,妙供菩薩之座。鑿嵬作室,高標方丈之型。至慈行方便,澤被童蒙,則又法波滂溢矣。萃茲勝舉,固上人道行之素孚。究厥善緣,亦檀越夙根之特厚。原夫布施財物,銖兩有功。奉供僧伽,億萬倍福。近事每能佐證,古籍大可鈎稽。諸檀越既種瓜於今日,寧得豆於他時。縱未忘情塵世,不失人天。苟其迴念蓮邦,定超惡濁。述此不禁讓然讚歎也。
「紀歲疊千,杯渡道場歷歷。」讀到此處,馮達庵帶領我們的思緒,飄到南北朝劉宋時代。杯渡禪師乘坐一隻大木杯,渡海南下,來到屯門憩息,繼而築居修行,是為香港佛教之濫觴。禪師性名不詳,唯一知道的是他神力超卓,所到之處,留下不少美談。後人為紀念禪師,將其踏足的這片山頭,稱為杯渡山;又在山上建寺、造像,以志永垂。一千多年過去了,即使朝代更迭,道場亦非古時面貌,然杯渡遺蹟猶存,歷歷如昨。
古松翠竹遍植,梵音法韻遠揚,青山寺見證了時代變遷。祖師篳路藍縷,為法奉獻,中興古德遺風,啟肇香港佛教發展。這座古老而富歷史底蘊的古剎,值得我們追根尋源。筆者欲借此機會,綜合考察古代文獻、學者著述等,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。
青山名稱由來
青山位於新界屯門,高海拔583米。歷來青山有不少古稱,如杯渡山、瑞應山、屯門山、聖山等,今爰引古籍,略述各名之由來。
杯渡山
顧名思義,杯渡山直接以杯渡禪師命名。1819年嘉慶版《新安縣志》卷十八〈勝蹟略〉載:「杯渡山,海上勝境也。昔宋杯渡禪師住錫於此,因名。」
瑞應山
又,《新安縣志》卷四〈山水略〉:「杯渡山,在縣南四十里,高峻插天。原名羊坑山,一名聖山,南漢時封為瑞應山。」在南漢中宗劉晟乾和十二年(954年),屯門鎮檢點、防遏右靖海都巡簡陳延,命人在山中鐫杯渡禪師像。劉晟去世,其子劉鋹繼位,改元大寶。大寶十二年(969年),敕封屯門山為瑞應山,並命人勒碑紀述其事。至宋時瑞應山勒碑尚在,惜今已不存。北宋知廣州軍事蔣之奇(1031年-1104年)《杯渡山紀略》中有如下記述:
……有偽劉大寶十二年己巳歲二月十八日《漢封瑞應山勒碑》在焉。榜文刻:漢乾和十一年,歲次甲寅,關翊衛副指揮、同知屯門鎮檢點、防遏右靖海都巡陳延,命工鐫杯渡禪師像供養。[3]
瑞應山一稱,亦可見於《古今圖書集成》中《方輿彙編》:「南漢時封為瑞應山。上有瑞應巖,有滴水巖,前有虎跑井,下濱於海。有二石柱,相去四十步,高五丈餘。」[4]
屯門山
見於《新唐書》卷四十三下〈地理志〉引用賈耽《古今郡縣道四夷述》「廣州通海夷道」條:「廣州東南海行,二百里至屯門山」;南宋周去非《嶺外代答》「航海外夷」條亦言:「其欲至廣者,入自屯門」。[5]
聖山
明朝萬曆年間郭棐撰寫的《粵大記》,附有「廣東沿海圖」,青山此處標為「聖山」。
清山、青山
到了1860年代,意大利的和神父(Simeone Volonteri )來港傳教,他用了四年時間反覆勘察,繪製了《新安縣全圖》,於1866年(同治五年)付印,地圖上清晰可見「清山」(Tsing Shan)的名字。劉智鵬提出這很可能是和神父將當地人用客家話讀的「聖山」聽成「清山」,故有此一稱[6]。到後來1879年(光緒五年)刊印的《廣州府志》,其中的新安縣地圖則將之標為「青山」,此稱一直沿用至今。
對於青山一名之來源,除了根據上述歷史文獻外,青山寺內藏一碑記《了幻大師傳》,刻於了幻法師的墓塔之上。此碑記提供了另外一個說法供大家參考。先節錄如下:
師以浮沉人海,久厭紅麈,乃偕老和尚漫遊新界。至屯門杯渡山,喜見雲山蒼蒼,弱水盈盈。夜宿斗姆古廟中,夢山頂白雲,有佛冉冉降,摩其頂曰:吾子欲學仙耶?醒,遂悟而出家。在廟旁躬自荷鋤闢徑,并邀友好籌資建寺,築三寳殿、韋陀殿[7],復自資設藏經樓於杯渡巖,隱居其中,潛研佛典。以其山松柏叢生,葱翠遍野,故改其山名為青山,號其寺曰青山寺。
這裏指的老和尚,是青山寺的開山祖師顯奇法師。顯奇法師出家之前,俗家姓名陳春亭,而張純白即是了幻法師。根據碑文,他倆因經商良久,對於為追逐名利營營役役,逐漸感到困頓,意欲遠離塵俗事,於是漫遊新界。二人來到屯門杯渡山,見那裏風景自然絕俗,「雲山蒼蒼,弱水盈盈」,十分歡喜,於是夜宿斗姆古廟處。斗姆古廟,即今青山寺旁之青雲觀,那裏主要供奉斗姆元君。晚上,夢到有佛冉冉而降,摩他們的頭頂。二人醒悟,遂生出家之願,並廣邀好友,聚資籌建寺院。又因此山生滿松柏、遍野葱翠,於是改山名「青山」,其所建寺院為「青山寺」。
杯渡禪師與青山因緣
談青山寺尋源,自然不能不提杯渡禪師。禪師事蹟及相關記載,只見於少數僧傳及類書,且內容多屬重複。當中最詳細的以南朝梁僧人慧皎法師的《高僧傳》為主,其卷十〈神異下.宋京師杯度〉是這樣記述禪師的:
杯渡者,不知姓名。常乘木杯渡水,因而為目。初見在冀州。不修細行,神力卓越,世莫測其由來。嘗於北方寄宿一家,家有一金像,渡竊而將去。家主覺而追之,見渡徐行,走馬逐而不及。至孟津河浮木杯於水,憑之渡河,無假風棹,輕疾如飛。俄而度岸,達於京師。見時可年四十許,帶索繿縷,殆不蔽身。言語出沒,喜怒不均。或嚴冰扣凍而灑浴,或著屐上床,或徒行入市。唯荷一蘆圌子,更無餘物。
慧皎法師筆下的杯渡禪師,不拘小節,神力卓越,喜怒無常,行事與常人迥然不同--在別人處寄宿,卻又盜走人家的金像;其他習慣如在冬天敲開冰水洗澡、穿鞋上床睡覺等,均異於我們對修行人的一貫理解與印象。此外,禪師精通醫術,運用神通自如,能起死回生,也懂分身術[8]。根據《高僧傳》提及的年份元嘉三年(426年)及元嘉五年(428年),我們可以推斷禪師為南北朝劉宋時代人。至於禪師是何方人士,至今仍是眾說紛紜。《高僧傳》說「初見在冀州」,並未明言他的出生地。 後來史籍多稱禪師為天竺僧,可能是按常理推測,因此說未見於歷代僧傳,亦暫無確切文獻佐證。
杯渡禪師最後的去向,同樣見於《高僧傳》:
渡便辭去,云:「貧道當向交、廣之間,不復來也。」齊諧等拜送慇懃,於是絕迹。頃世亦言時有見者,既未的其事,故無可傳也。
交、廣之間,即交州、廣州一帶[9]。 交州一作交趾,乃中國對越南之古稱。雖然交州根據歷代政權交迭及地方行政制度的變動,交州有時會包括廣西一帶,但在杯渡禪師年代,相信仍是泛指越南。至於廣州,南朝劉宋沿置,下設十七郡[10],香港屬東官郡。禪師最後只留下這一句話,說他要南下,再也不會北上。對於慧皎法師而言,即使有人聲言其後曾見過禪師蹤跡,但因為未有言明其事,所以他亦沒有可以再寫的地方。
那禪師是否真的曾經到香港?至少從上述方志文獻來看,他是曾短暫停留的,在杯渡山築居修行。當中較關鍵的間接證據是蔣之奇在《杯渡山詩》序中記《漢封瑞應山勒碑》載陳延命人造杯渡禪師像供養一事,又言:
昔余讀李白〈南陵隱靜詩〉:「岩種郎公橘,門深杯渡松。」以爲杯渡跡見江淮間,不知又應現交、廣。
本來他讀前人詩句時,以前杯渡禪師只在江、淮一帶行走,殊不知真的到了交、廣之間。他於是為此賦詩。其詩曰:
吾聞杯渡師,常來交廣間。至今東莞縣,猶有杯渡山。
茲山在屯門,相望橫木灣。往昔韓湘州,賦詩壯險艱。
颶風真可畏,波浪沒峰巒。偽劉昔營軍,攘標防蜑蠻。
鐫碑封瑞應,蘚痕半斕斑。南邦及福地,達摩初結緣。
靈機契震旦,乘航下西天。長江一葦過,葱嶠隻履還。
渡也益復奇,一杯當乘船。大風忽怒作,滾滾驚濤掀。
須臾到彼岸,壘足自安然。擲杯入青雲,不見六百年。
安得荷蘆圖,相從救急患。累跡巨浪側,真風杳難攀。
鯨波豈小患,浮游如等閒。仰止路行人,不辭行路難。[11]
詩中提及杯渡山在南漢時設有軍營,亦有用唐代韓愈在此賦詩的典故一--韓愈被謫官南來,途中遇上風浪,於是停泊屯門,見青山奇峰聳峙,逐登上山頂賦詩,留下墨寶,成為文人佳話。當中「鐫碑封瑞應,蘚痕半斕斑」一句,讓我們有理由相信,蔣之奇在任廣州知府期間,曾到杯渡山一遊,親眼目睹敕封為瑞應山的碑記,並寫下此詩。
杯渡禪師為何到交、廣之間,從此不再回北方呢? 羅香林根據其對古代屯門對外交通的推論,認為禪師「其人殆在屯門候舶出海,後即未再回中土,意其或原籍印度,先從西域入華,後乃由海道西返」。[12]理由是,「其地當即劉宋時代赴交州之出港海口,且已有相當之是居民聚處。不然,則其時屯門,初非名勝,又非通都大邑,杯度禪師胡為而遠至其地,又有誰於其地為之供養耶?」[13]不過,商船來往廣州,需先停泊屯門,乃唐、宋年間事,此前屯門對外交通的準確情況,仍需待考定。
杯渡禪師在公元五世紀中期停留杯渡山,到陳延造像,中間相隔了五百多年。杯渡山在這段期間裏又有何變化?大光法師在蕭國健《香港之三大古剎》一書的序文中指出,青山寺是古代遺留下來驛館舊址,過去的求法僧侶,中外交流者,一行到此掛單,稍作停留,等候消息,準備乘船出國。他又參考唐朝德源和尚所著《泰山老人石堂集》中收錄的道朗法師碑文;大意是說,禪師來港,與兩位在家時為親兄弟的法師元(玄)朗、道朗共遊。道朗法師在南山(即青山)建普渡寺,而這個普渡寺就是青山寺的前身了:
適耆域、杯渡二僧至,與(元朗、道朗)共遊,築靈渡寺棲之,……道朗亦於南山建普渡寺,示佛法普渡有情義,(普渡寺按即今之杯渡寺後改為青山禪院,又以耆域、杯渡、求那跋陀羅、菩提達摩、昆尼多流支等諸聖者先後駐錫於此,後人因易名「聖山」,刻尚有籤紙留傳存在)。……隋時,……杯渡寺改為普渡道場。唐時,……普渡寺改為雲林寺。宋徵宗宣和元年己亥(1119年)詔令……普渡寺改為斗姆宮,逼僧易道服居住。……元朝時候,……普渡寺改為青雲觀[14]。明末清初時,曾因沿海內遷,一度荒廢。[15]
大光法師在此列舉出自杯渡禪師停留青山後,普渡寺建成到青山寺的發展沿革。若按他所言,則杯渡禪師只是與道朗法師同行,建寺者是道朗,而且寺院最初名稱是普渡寺,而非杯渡寺或杯渡庵。[16]
[1] 青山寺為青山禪院之俗稱,今為求行文方便,仍然沿用。
[2] 雖說是「紀念碑」,然而當年是否有立碑置於青山寺範圍內,待考。見《佛化季刊》第一卷,1925年。
[3] 原文見嘉慶版《新安縣志》卷二十三〈藝文志二.記序〉,今參考《古今圖書集成.方輿彙編.職方典.廣州府部彙考二》中「杯渡山」條修訂。
[4] 《方輿彙編》引蔣之奇《杯渡山詩並序》:「《廣州圖經》:杯渡之山,在東莞屯門界三百八十里。相傳昔杯渡禪師來居屯門山,因以為名。」一般今人將《杯渡山詩並序》與《杯渡山紀略》並列,當作兩篇看待,然而對比兩者後,便會發現內容相似度甚高,實是同一篇。
[5] 饒宗頤 :〈港、九前代考古雜錄〉,《新亞學術集刊》第4卷,(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,1983年),頁165-184。
[6] 劉智鵬:《香港地區史研究之四:屯門 》,(香港:三聯書店),2012年,頁40。
[7] 原文作亭,誤。
[8] 關於禪師的生平行事,歷來多有著述,在此不贅。
[9] 譚其驤:《中國歷史地圖集》第四冊。http://www.guoxue123.com/other/map/pic/09/05.jpg
[10] 《宋書.州郡志》
[11] 同註3。「擲杯入青雲,不見六百年」之句,乃取《東莞縣志》卷四十〈古蹟略〉所載版本。《新安縣志》作「不見三四年」,於意不合。
[12] 羅香林等著:《一八四二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對外交通:香港前代史》,(香港:中國學社,1959年),頁35。
[13] 同上,頁23。
[14] 青雲觀與青山寺的關係,後文會稍作說明。
[15] 蕭國健:《香港之三大古剎》(香港:顯朝書室,1977年),頁6-7。
[16] 法師此說,自見於書本後,凡寫香港史地文章者,如觸及青山勝蹟歷史源流一題,多引用之。不過法師文中所記的書籍、文獻,筆者迄今未見,在此引用,只屬聊備一說。